S2,Ep.10公關救火隊

臨危不亂,是最強的專業。
臨危不亂,是最強的專業。
在公關這一行,「不可能任務」從來不罕見。
有時客戶的預算還沒下、有時議題才剛定,
但新聞已經要上、活動時間不能動。
這時候,專業團隊的臨場反應,不是「能不能」,而是「怎麼辦」。
⸻
一、新聞點不硬湊出來,而是有感的「提煉」
就拿最近協助北市府商業處舉辦的
「來台北有購嗨」記者會 為例——
這場活動從議題確立到正式登場,
團隊只花了一週。
新聞主軸很明確:
配合「普發一萬元」政策,
台北市政府要讓民眾的現金「花得開心、抽得實在」。
就有感提煉出一句核心標語:
「來台北,放大荷包讓夢想一抽成真」
這不只是標語,而是整場記者會的靈魂。
一句話,讓記者懂、讓市民想參加,也讓品牌有溫度。
⸻
二、七天內的時間分配,是場精準的節奏戰
從新聞稿初稿、貴賓名單設定、邀請函核稿,到現場規劃與主持流程,
我們每天都像在跑接力。
時間分配是這樣的:
• Day 1–2:確立新聞亮點與發言架構,快速拉出議題主軸。
• Day 3:貴賓邀約與名單確認,同步送出活動視覺初稿。
• Day 4–5:主視覺完稿同時確認所有場佈設計物及啟動道具形式
• Day 6:場勘與全設備進場。
• Day 7:主持人彩排、媒體資料包製作、正式記者會。
每一步都不能延遲,
因為每一小時的誤差,都可能換來現場的混亂。
⸻
三、現場要穩——從流程到畫面都得有故事
「來台北有購嗨」記者會當天,
現場不只是說明活動辦法——
而是用畫面和節奏,讓議題成為城市的故事。
從背板設計開始,我們用「超過3000萬獎項+城市光影」作為主視覺,
搭配舞台上的「購嗨幸運轉盤」,現場媒體一進門就知道這是一場可拍、可報、可轉的活動。
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,發表「普發萬元放大經濟力」的政策說明;
商圈與百貨公會領袖齊聚,展現民間參與的熱度。
媒體席滿座、鏡頭閃個不停——
這場七天急行軍的記者會,最終以超過N+1則新聞露出成果完美收官。
⸻
四、收尾,是公關真正的成績單
活動當天下午二點,第一批新聞稿就已經發出。
針對沒到現場的媒體,我們主動推送精華照與發言摘要,
讓報導能即時跟上。
後續再由團隊追蹤露出收集效益,
轉化成未來活動的行銷策略依據。
一場好的記者會,結束時不應該安靜,而應該開始發酵。
⸻
結語|臨危不亂,是最強的專業
七天內辦好一場記者會,
看似「救火」,其實是「肌肉記憶」的展現。
因為當流程、分工、節奏都已內化為習慣,
即使時間再短,也能穩定輸出品質。
速度從來不是犧牲品質,而是讓準備變成反射動作。
這,就是公關救火隊的日常節奏。
⸻
本月行動練習題:
• 如果今天給你七天辦一場活動,你的第一步是什麼?
• 你的新聞亮點,能不能一句話講清楚?
• 你有沒有留下下一場可沿用的 SOP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