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27.桃園忠貞市場

忠貞市場熱鬧開幕,是面對未來的起點,而不是完成式
2025 年春天,桃園忠貞市場正式啟用,舉辦了開幕活動。
我們參與了整體開幕活動的統籌與執行,
以及是事前的移置協助及自治會輔導
我們團隊從三個觀念出發投入,但更深刻體會到:
市場轉型的挑戰,往往不在開幕那天,而在之後每一天的適應與再設計。
#功能性 達成了,但 #設計性 仍有很大進步空間
忠貞市場的設置以「快速有序移置」為首要目標,成功安置攤商並維持基本營運,動線與配置也較過去更為整齊有序。
然而,空間整體仍偏向功能導向,設計感與使用體驗尚顯不足,從視覺識別、照明、動線層次到休憩區設計皆有待提升。
作為過渡版本,它完成了階段性任務,真正的挑戰,將是未來正式市場如何納入更多人性與美感的整合。
開幕活動拉近了 #地方參與感 , 但攤商處境仍在調適中
我們透過攤商介紹、在地老味道推薦與消費優惠機制等設計,讓開幕活動成為與場域共生的契機,但在現場也真切感受到,從過去擺攤到依法進駐的轉變,攤商面臨的不只是制度改變,更是身分與生計的調整壓力。
活動雖熱鬧,真正的轉型仍需時間與信任累積,唯有持續溝通與陪伴,才能讓攤商感受到自己在這場變動中仍有位置、有希望。
短期人潮有了,長期 #品牌 與 #內容 還需要接力補上
開幕活動搭配消費抽獎、攤位推薦、買菜金發送,確實成功吸引大量人流進入市場,短期成效明顯。但活動結束後,回到日常,市場的吸引力就得靠攤位內容、空間體驗與日常經營撐起來。
真正的市集魅力,不能靠抽獎,而要靠「回流與熟客黏著度」慢慢養出來。
#蔡小新的碎碎念
這次忠貞市場的開幕,我們知道,它不是一個完美的起點,
但卻是邁向改變的另一種現實開始。
這裡承載了三十年來攤販治理的積累問題,也背負著市容、經濟與地方記憶的多重壓力。我們都清楚,不可能一次就達成理想中的樣貌,如何協助自治會與市場攤商渡過這段過渡期,一直是團隊持續努力的目標,
我們期待,在未來的日子裡,忠貞市場不只是臨時安置的空間,
而能慢慢成為一座兼具特色、溫度與秩序的傳統市場典範。
#蔡小新是誰?
從純粹創意踏入行銷界十年,經歷了近300件大大小小的專案,被稱為「最愛碎碎念的行銷人」。每個碎念背後,都是對行銷的熱情與堅持。aka 一個微微發福的二寶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