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年的臺北動保教育月,每年我們都會問自己:「動保教育,怎麼樣才能讓更多人願意走近?」不是都只是制式宣講,而是讓人願意親近、願意玩、願意一起改變。
一篇刊登在《保育生物學》(Conservation Biology)期刊的最新文章指出,AI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可能對野生動物保育構成威脅,這是因為AI生成的動物影像若被不當傳播,將扭曲人們對於實際生態的認識,尤其是兒童對物種多樣性的認知。
不知道各位在看動漫時,有沒有曾經對主角或動漫人物的熱血感到嗤之以鼻?然後回頭看看現在的世界,覺得熱血又解決不了問題,只是徒增麻煩罷了。 雖然熱血不能解決問題,但熱血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動力。
日常場域能不能變舞台?—以士林七夕活動「轉動夜戀時刻」為例,「夜市可以辦媒體活動嗎?」,夜市人潮複雜、動線難控,與典型的飯店或會館完全不同。但也正因如此,它更像是一個城市的縮影,充滿聲音、氣味、情緒。
